本网讯(澳门永利yl6776团委宣传部 江丹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进一步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育人内涵提升,结合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和工作实际,澳门永利yl6776团委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逐光前行,“疫”起成长
特殊时期的特别经历,将会是很多同学在疫情过后的深刻回忆。风吹不走时光,疫情带来成长,学院开展“疫情与成长”专业实践活动,进一步鼓励同学总结与表达在“抗疫”中的收获与成长,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与水平。新传学子利用专业知识,上街头、举相机、拿话筒,通过新闻稿件、心得感悟、短视频、纪录片等方式记录和表达青年学子对“疫情时代”的深刻记忆和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憧憬。
解读宣讲,扎根心底
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让每位新传学子全面深刻地了解二十大精神,将二十大精神扎根心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活动中积极宣讲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对“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实践中”的提问,新传学子积极踊跃发言,使二十大精神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宣讲内容的实效性,营造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共读经典,感悟青春
寒假期间,新传学子积极阅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书籍、文献,共同研读学院推荐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习近平用典》《平易近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苦难辉煌》等相关书目。共读好书,品味经典,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倾听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等各方受访人士的口述历史;在《梁家河》中,见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青年习近平为梁家河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回首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时代,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感受爱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同学们一字一句认真撰写共900多份读书心得感悟,在书香中迎来春暖花开,在感悟中升华成长,在磨砺中沉淀提升。
传承文化,遇见绚烂
探寻家乡特色,弘扬“年味”民俗。学院鼓励学生结合家乡特色的民风民俗、年味年俗,开展微视频和摄影创作,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故事。1月31日晚八点,20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郭昊拍摄的《非遗鱼灯》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共同打造的语言文化类节目——《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七期,师大鱼灯再“闪耀”。同时,学院师生还有多个传播安徽文化、讲述安徽故事的新闻作品登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客户端。大街小巷,院里院外,房内桌前,同学们用手中的相机将家乡特色、年味年俗,一帧帧定格在屏幕中,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传播的更广、更远。
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学院鼓励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就近就便积极参与公益服务、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充分发挥传媒专业特点和优势,利用互联网媒介开展“双减”课后服务、“云支教”线上教育帮扶等活动。寒假期间,共有17名同学们走进社区,在社区居委会、在市新春晚会等地方,用己之力,助人之便,在奉献、互助、友爱中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青年一代的誓言,担起社会公民之责。
职场体验,踔厉奋发
学院鼓励同学们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创青春”“返家乡”获取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积极参加返乡社会实践活动。新传学子们通过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兼职锻炼等形式,在酒店、超市员工的职场上、在新闻工作者的协会里,学会在劳动中锻炼、在挫折中成长,充分感受家乡变化与发展,铭记党的奋斗历程,也增强了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青春之名,耕耘当下
寒假期间,校团委开展“青耘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兼任基层团干项目,学院2022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艾林鸿、2021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尹兰成为了“青耘计划”志愿者。寒假期间,二人分别回到家乡的中分村、团县委进行基层见习。尹兰积极参加了由团县委举办的“温暖大别山”——帮助困难儿童过暖冬志愿服务活动,负责搬运、发放温暖包,以及拍摄、写稿等宣传工作。通过短期见习,二人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深刻领悟到新传学子应有的使命担当。“希望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认真夯实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争取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尹兰如是说。
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澳门永利yl6776一直坚持“向上向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实践育人”的理念,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寒假时间,积极参加“行走的思政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新传学子用笔尖书写青春,用脚步丈量山河,以青春之名,担青年之责,拥爱国之心,立强国之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