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他,着一身正装,上身直挺,一如他的名字那般稳重大方。平日里,有学生称他“男神”,不止于容貌,更多的是对精神家园的称赞;有学生喊他“老韩”,不止于年龄,更多的是从内心深处的呼唤。有学生说他寓教于乐,“常常让我们眼前一亮”;有学生说他认真踏实,“每一个案例都是精挑细选”。
他是韩雪松,澳门永利yl6776新闻系教师,“优秀教学奖”获得者。从教十九年来,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不平凡的爱与责任。朱家存副校长聆听他的课后,鼓掌称赞道: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课堂。
“于细微处打动课堂”
新闻摄影,这是韩老师从教十九年来专任的课程。说起来,缘于一个美丽的误会。年少时的他喜爱绘画,但美术老师对他的作品总是不满意,一次批评后,这个少年决定:“既然不能用色彩来绘画,我就用光线来绘画”。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岁月里,他深深爱上了摄影。
促膝交谈,一字一句间,韩老师回忆起大学时代,我们跟着回到那段流光岁月。1997年的夏天,韩老师从本校文学院毕业后,留校任辅导员,负责三个本科班和一个专科班的行政工作。他和学生们年龄相仿,性格相近,常常打成一片,四个班级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不少同事戏称他是“红四方面军总司令”。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转岗考试。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他选择了后者,“做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试讲时,面对讲台下的前辈,勇敢战胜紧张。结果是喜人的,他成功入选,梦想,实现了。
时间飞逝,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了又去。韩老师的学生们似乎有一个共同的记忆:他的课堂上较少使用PPT。多年来,这一教学特点在学校推进多媒体化教学过程中似乎显得有些“另类”。2015级新闻班的朱朵同学正在学习韩老师讲授的新闻摄影课,他告诉我们:“韩老师的课很有特点,第一堂课主讲理论,我们听得极为认真,容不得半点马虎;第二堂课主讲实例,PPT常在这时起到作用,课堂氛围也显得活泼生动。”
对于这样的教学特点,韩老师自己认为:多媒体只是工具,教学则不能全依赖于它。这源于他对恩师陈文忠先生的深刻记忆,那时没有多媒体,三寸粉笔,一尺讲台,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让学生们津津乐道。至今,他还留恋于他那丰筋多力的行书和抑扬顿挫的吟哦。“于细微处,用最简单的方式打动课堂”,这是继承,也是创新。
“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
2013级新闻班的储楚同学回想起大一时的一次新闻摄影课,有一种由衷的感叹。“盛夏时节,同学们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教室里光线很弱。韩老师默不作声,走到窗边,把窗帘全部打开了。”“新闻是要见光的”,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韩老师的一句小幽默让大家妙不可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韩老师来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心贴心地交流。每堂课结束后,韩老师总是最后一位走出教室。他知道,还有不少同学对课堂内容存在疑问,需要自己的帮助。“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能为一位同学解答疑虑,这也是值得的。”有第一位同学来问,就会有第二位,如此往复,就是一种教育的良性循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教十九年,桃李满天下。当我们向韩老师询问他的优秀学生时,他却说,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成就,每个人每个行业都可以不平凡。“身后注视背影的目光,永远来自我们”,这是韩老师写给毕业生的一句话,他对学生们最大的期望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我希望多年后重逢,彼此间还保持一份纯真。”
“留一席之地给生活”
因为好奇,所以热爱。生活里的韩老师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留一席之地给生活”,这是他的生活哲学。日常生活中,他关注时事,常常饶有趣味地品读同一条新闻的不同报道方式。他热爱摄影,常常选择用行者的方式开启自己的追梦之旅。“能令万里近,不觉四时行”,落日,山岚,鸿雁……一个个主题让他的生活五彩斑斓。2008级新闻班的刘健对韩雪松老师印象极为深刻,如今在《浙江日报》工作多年的他回忆起那段时光,依旧历历在目:还记得全班去查济采风的时候,韩老师一路上为我们拍照,教授我们摄影技巧。晚上的篝火晚宴,他和我们在露天的稻田里唱着老歌,那一刻,亦师亦友,叫人难以忘怀。“多年不见,甚是想念”,远方的学生们深深思念着这位老朋友。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论语》里阐述了理想的教育状态,“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穿着新的春衣。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到沂河里洗净自己的心灵,在舞雩台上让温暖的春风吹干身子,最后快快乐乐地唱着歌走回家。重读旧篇,我们惊喜的发现,这样的教育理念大底与韩老师的教学相类,我们的韩老师不就是这样爱教育、爱学生、爱生活,洒脱高雅,张弛自如的老师吗?(文/何修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