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新传先锋“三下乡”】赴宿州调研特色民俗艺术文化团队寻访大师足迹,品读钟馗故事

    钟馗文化是灵璧的名片之一,凝结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6月29日,团队继续踏上了钟馗文化探寻之旅。我们拜访了著名钟馗画非遗传承人——尹友杰老人,听他讲述画里画外的故事。我们前往钟馗文化园,漫步在重现唐朝情景的主题园区里,聆听着导游的深入讲解,1400多年前的钟馗故事渐渐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

访大师尹友杰  寻钟馗画之魂

    今天我们重返钟馗街,拜访灵璧钟馗画名家——尹友杰大师。尹友杰老师虽然已经71岁,但却是白发红颜,简单的衬衫衬出他踏实进行艺术创作的生活方式。尹老师钟馗画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儿孙也是当地很有名气的钟馗画师,所以说是第五代了。我们在他的画室门口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尹老师有问必答,为人率真,他说他除了文化大革命时隔了十年没有画钟馗,一直以来都坚持作画,并注重对传统画法的传承,通过他的言传身教,他们家的钟馗画事业一代代传了下来,是家庭传承的典型。尹友杰老师说:“画钟馗,要突出的就是他的眼睛,要画出那种无论你从什么方向看,他的眼睛都是瞪着你的感觉,这样才能突出钟馗的精气神来。”对于钟馗画的保护方面,尹老师认为:“我们传承的是最传统的东西,我们家几代画钟馗都遵循最初的风格,这样才能不失本味与民俗,将真正的灵璧钟馗画传下去,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他还提及每年都有调研文化的大学生团队来到这里了解灵璧钟馗画,他很欣赏这样的活动,这也是让年轻人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好方式,钟馗画在年轻人当中流行开来,它才能更加熠熠生辉。

    采访结束后,我们应邀参观了他的画室,进门就被扑面而来艺术气息所环绕。画室的墙上挂满了钟馗画,每一幅画中的钟馗都形态各异、威风凛凛,架子上还有很多灵璧石,色泽鲜艳、滑如凝脂。队员们都非常认真地欣赏每一件艺术品,感受钟馗画与灵璧石的魅力。即使多家媒体报道、即使获奖无数,尹老师也从不间断地作画,才能不断地自我提高,灵璧钟馗画也才能世代相传。

重走钟馗故里,再现历史传说

    巍巍小花山上郁郁葱葱,汤汤河水环山而过,木桥蜿蜒,石桥庄重,一片重现唐朝风光的建筑群坐落其中,馗风塔高耸恢宏,即使在百米外也能一睹馗塔雄风,这是钟馗文化园一期工程的景象。

    高温、烈日、远途,这些都不足以阻挡队员们一睹钟馗文化园风光的热情。园中集中再现了唐朝灵璧景观的大型钟馗文化主题公园,重现了钟馗的生活情景和人生片段。队员们踏过雕刻着梅兰竹菊的青石板路,登上石阶,馗风塔的全貌展现在我们面前。馗风塔高48米,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地宫就相当于今天的负一层。高耸的塔身象征着钟馗的凛凛雄风。队员们惊叹于馗风塔的恢弘气势,纷纷拍照留念。目前塔内的建设还没有完成,我们看到,第一层展示钟馗形象的展台背景部分已完成建设,背景中的五只蝙蝠栩栩如生。

    顺着东侧河岸前进,走在蜿蜒曲折的木桥上,细心的队员发现,河对岸的标牌上写着抵制邪教的文字,“钟馗古时打鬼,在当下,理解为抵制邪教更加合适。”据了解,灵璧县创造性地将“无邪教”创建工作同当地钟馗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钟馗斩妖邪”为主题,筹建了全国唯一的“钟馗文化园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既丰富了灵璧反邪教工作文化底蕴,又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了钟馗文化。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唐朝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然而钟馗的传说却流传至今,钟馗文化从灵璧走向更远的地方。在今天的走访中,我们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的完美结合,感受到了钟馗文化在今天依然迸发出的勃勃生机和现实意义。我们在这些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中收获喜悦,获得成长,接下来的实践之路,我们充满信心。(文/王方圆 赵帆  图/丰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