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队顾问、三八队队长、上海黄山茶林场副厂长、茶林公司科长。这四个看似普通的头衔或许能够概括这位尽心尽力、为国为民、阅尽历史沧桑变迁的八旬老人王敦有的一生。
干净整洁的白衬衫、浅灰色的长裤,右手握着左手手腕置于身后,已达耄耋之年的王敦有走起路来仍是腰板挺直、精神矍铄。
顺着小溪逆流的方向行走,古道两旁被云雾缭绕的群山所包围,山与山之间偶尔会空出一点儿空间,不知是天上的云还是山间的水雾恰好自然而然地弥补了这一空子。205国道上,静得唯有山间鸟鸣。吸着舒适宜人的空气、赏着美如画卷的风景,记者来到了王敦有老人家中,在浩瀚冗长的历史中不起眼的一个上午,听老人口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品悟老人那一杯黄山毛峰般韵味深长的人生。
“黄山小上海”的来源
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原名安徽省地方国营黄山茶林场,建于1955年。这块皖南山区黄山脚下近10万亩的土地,虽对外声称是黄山茶林场、实则是第七劳动改造管教场。初调到来茶林场工作的王敦有亦不知道这茶林场有着对外对内名称的区分。“那个时候还闹了个笑话。”当时,负责运送用以嫁接棉花砧木的王敦有带领了茶林场11队的两位“苗圃工人”前往火车站,检票时,工作人员要求每人拿出介绍信,当王敦有身后的那两位“苗圃工人”拿出劳改犯的介绍信时,王敦有才明白所谓的黄山茶林场实则是劳改之地。
1965年5月,胡志明来到黄山休养期间向有关方向提出建议:黄山脚下不宜设立劳改农场。 “一开始我并不知情。” 时任茶林场副场长王敦有回忆道:“那时的一位场长突然一个电话打来,让他去其办公室汇报工作。”但当王敦有到其办公室后,却被带领着前往山上陪同上级领导视察工作。直到当时安徽省副省长马长炎亲口告诉他茶林场的所有权有所变动时,王老才明白茶林场早已悄悄易主的事实。
安徽小伙与308个上海知青的连队生活
三八队成立于1973年,这一年的12月26日,150余名上海女知青入场,当时团队尚未建成,1974年年底,又有150多名女知青来到茶林场。两拨知青合并在一起,成立三八队,全队共有女性知青308人,是全场最大的一个生产队。王敦有担任连队队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敦有一“上任”,便着力改变茶叶生产亏损的现状。王敦有一直认为,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高效产绩最关键的一步。于是,王敦有首创茶叶生产承包责任制,将全队300多人共分为5片区域,片中分排,排中再分班,最后由班级责任到个人。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使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位增加收入,王敦有对留下来的茶叶也不放弃,动员全队,群策群力,仅两天时间便完成了高达一万三千斤的茶叶采集量,并将野竹林整改为菜地,自己种植蔬菜。经过全队知青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在大搞林粮间种期间,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三八队在王敦有的带领下,于1975年摘了亏损的帽子,并成为了全场第一个实现“自己养活自己”的连队。
“外行领导内行”
各安其居方能乐其业。大批知青来到黄山茶林场以后,住的问题是第一重要的。为保证知青们住的安心,王敦有召集全队知青,开始自己动手建造房屋。
王敦有毕业于合肥林校,学的是森林经营专业,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盖楼筑房一窍不通。肩上担当着在其位谋其职的责任感,王敦有挑灯夜读、将知识面延伸到非本专业的基建上。钻研房屋的构造、材质并深入实践。慢慢地,他开始指导知青如何选取良好的木材,如何刮去杉木的外皮。全队知青挑灯夜战,抓紧盖房。没有起重机,也没有水泥搅拌机,一切都是手工操作。民以食为天,住宿问题得以解决后,王敦有又开始想法子出点子解决全队知青吃饭问题。男知青上山砍柴,女知青生活做饭,种番茄、摘马兰,王敦有将知青们采茶时间与蔬菜种植时间错开,既保证了知青们的伙食问题,又确保了每位知青都有活干。
蜇居山野却游遍神州
王老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和摄影。在上海市茶林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墙上设有一个王敦有个人摄影展。展览中的照片供涉及34个省级行政区,王老在这片华夏沃土上留下了他和老伴俩人的足迹。前几年长达20多天的西藏-西宁-天水-洛阳一路,买票、查看地图、规划满满的行程都是王老一个人完成的。“在他身边很安心。”王老的老伴儿笑着说道。王老身体特别好,到达5100海拔的高原时,王老仍能呼吸顺畅。“倒是身边的老伴儿,到了3000多米的时候就要吸氧了。”
王老共有5个子女,现都在上海定居。王老和他的老伴每年至少都会去到上海一趟。“我还是喜欢呆在老房子里,习惯了。”甘露滋养藤蔓,雨水浇灌秧苗,王老的一生就像院子里带着清晨露珠的饱实的果实。尽心尽职,从未辜负。(文、图/安师大赴革命老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