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传媒学院“赴上海探寻农民工的中国梦实践团队”探访“养路人”

      国父孙中山曾有这样的论断:“交通为实业之母”,说明了交通对于一国之发展的重要性。7月2日,安徽师大“赴上海探寻农民工的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上海吴淞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处工人驻地,对这群上海西城区的“养路人”进行采访。

七月酷暑雨连天  驻地采访苦也甜

      说到为什么去驻地,而不是工地采访,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介绍人顾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准备挺进施工场地,展开采访。不幸的是,西城区养护项目班长李全福发来信息,说今日大雨,不往施工场地了。在队员们的恳求下,他同意实践团队走进他们的驻地,完成任务。

      虽已是七月酷暑,但连日大雨也让天气凉快了不少。十分钟的车程,采访队便来到上海吴淞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的某处工人驻地。

      下了车,才发现,所谓的驻地是在高架桥的桥洞下建起的几件简单的板房。办公室和住处连在一起,抬头便是“一线天”。何谓“一线天”?李全福抬头,指着桥洞顶介绍,“你看,两条公路之间是不是有一条夹缝,天空中透过光来?我们的生活状况就像这样,在夹缝中求生。”顺着李师傅手指的方向,那条弧线明亮而绵长。

      队员们随即展开采访工作,雨声淅淅中,时而传来一两句笑声,在桥洞中回荡。

背井离乡入城区  农民打工成“明星”

      之前一直在说的李全福师傅,接受了采访后才发现,原来他早已是这一带的“明星”。来自四川南充的他,今年39岁,在上海已经工作了十年。他从房间里拿出一摞证书,“优秀员工”、“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优秀养护农民工”等等称号,无声地诉说着他的“中国梦”。

      “我们没有固定的休息日,随时有活随时出动。”李全福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很简单,但很辛苦。就是疏通下水道。如果说今天雨大了,哪儿街道积水了,我们就得过去。”李全福接着告诉记者,他热爱这份职业。也许三千多元的收入在上海不算多,但是兢兢业业的努力求得一份安稳,一份宁静。

      “希望孩子比我有出息吧”问及李师傅有什么梦想时,他憨厚地一笑“在这个岗位上好哈干呗,一直干下去。”据李师傅介绍,他的孩子今年15岁了,正在读初三,眼下面临着中考。压力很大。

      得知李师傅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在当地也算个名人,队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东行采访收获多  问题之中寻对策

      一上午的采访结束了,队员们回来整理材料,虽然工作做了很多,但是问题也有不少。通过总结小会,队员们交换了各自的意见。

      小结会上,参与采访的队员牛畅说:“主要是几个人合写一篇稿件风格统一问题,我们事先应该充分地交流,明确分配任务。”

      “器材不够也是问题,四人同时采访加上负责问卷的同学。一台摄像机、一台单反有点忙不过来”负责拍照的李婧一说到,“后面我们应该要用上手机配合。这样能抓到很多有用的细节。”

      “我觉得收获挺多的。”问卷组组长于浩这样说到,“我们自己出来采访,联系采访对象,寻找采访地点,都靠自己独立完成,对我们来说,就是成长。”

      据悉,采访队7月3日将从宝山区奔赴奉贤区,跨越上海市区,倒四趟车,将近3个多小时车程进入工地继续采访。(文/陈蕾  图/李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