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调研纪实(池州篇)
    6月29日至7月初安师大赴皖南特色文化保护与利用现状调研团队一行赶赴池州,调研特色文化资源,此次调研主要通过访谈、问卷和走访等方式对当地文化主管部门、非遗传承人、民众进行调查和信息采集。在实践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对池州相关非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发现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利用中的一些问题。

传承危机,发展不足
    实践团队在对以罗城民歌、青阳腔和青阳农民画为代表的非遗调查中,发现其普遍存在传承人年龄普遍较长、非遗受众较少的现象。不论是政府主管部门、传承人,还是普通民众对其传承发展都表示担心。同时,在调查中了解到普通民众,尤其是中年、青年对这几项非遗了解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本地居民并不知晓。至于发展,民歌、曲艺类技艺性非遗几乎没有形式革新,也很少风格内容创新。只有少量曲目的创作,且影响不大。如农民画之类生产性非遗相对较好,但也只是简单地顺应时代改变,没有大胆创新,也没有形成发展规模。

资金短缺,人才缺乏
    贵池民歌、青阳腔和农民画的保护与利用资金主要来源甚至唯一来源便是政府拨款、财政支持。至于民间投融资、个人、企业捐助和银行信贷几乎没有。另外,政府机关、非遗传承人招商引资和投资办厂意识薄弱,甚至举办大型活动时也没有向社会拉赞助。基于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大环境,非遗受众较少,导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模式单一,技术不足
    目前存在的保护与利用民歌、农民画等非遗的模式几乎与上世纪没有变化,甚至效果没有以前好。首先,生产模式局限于少数个人的固定模式创作;第二,运营模式缺乏,没有市场化经营;第三,资金筹措依靠财政;第四,非遗传播方式相对单一,只通过传统媒体报纸、电视,而没有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另外,保护技术落后,依然是传统的文字、录音和少量录像,没有相关数据库和网页建设。

传统“经营”,亟待“市场”
    青阳腔通过一个小剧团到池州各乡镇演出,还是传统“唱戏搭台”模式;罗城民歌只是偶有晚会、活动的节目之一,无产业可言;农民画相对较好,但也只是传统个人业余生产创作,没有企业,更无规模。由于部分非遗的自身局限,传承人投资和民间投资者甚少。另外,政府对以上非遗开发意识不足,招商引资发展旅游的力度较小也是导致产业化缺乏的原因。以上非遗的产业化开发除了政策支持外,还亟需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开发模式。(文、图/安师大赴皖南特色文化保护与利用现状调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