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披着淡绿外衣的竹笋破土而立,仿若一个个胖娃娃。天目山北麓生长着满山遍野的元竹,而位于皖、浙交界处,天目山北麓的宁国更是素有“中国元竹之乡”的美称。由于天目山优越的山林环境和特殊的土质,这里的笋与其他地方的笋大相径庭,肉质尤为鲜嫩,口感酥脆,颇具美味,是人们餐桌上必备的一道佳肴。
自古文人雅士多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里的人则将它改作: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竹。应了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话。
“霜冻”竹笋,何时化冰
长于山水间的不菲之宝,如今在村民眼里却不值一提。记者谈到竹笋时,村民谢明亮的第一反应就是“搞笋子,笋子不值钱啊。”据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鲜竹笋的收购价格在六七毛钱一斤,劳务工资保持在两三元每天,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发展后,目前竹笋的平均价格依旧保持在这一范围,甚至不涨反降,而劳务工资却涨到了一百多元。价格变化上的天壤之别导致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竹笋的发展步入了瓶颈期,尚难走出“寒冬”困境。
2007年,宁国市茂盛食品有限公司落户于仙霞镇,这是一家主要经营竹笋制品的公司,从收购、加工再到销售,流水线式的集中生产模式改变了小规模、零散式的产销方式。通过工厂收购,将村镇上的竹笋汇集到一处,解决了村民销售渠道困难的问题。公司创建者杨盛彪原是安徽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的一名技术员工,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工厂不能跟上改革潮流而逐渐没落,为谋生计的杨盛彪只好另寻他路。在当时仙霞镇镇长的聘请之下,杨盛彪接下了老厂,经过一番修整后,厂子“活”了起来。政府选择杨盛彪作为厂子接手人考虑到两方面原因:首先,他本人有着丰富的技术经验,再者是能够解决村民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等待“春风”,破解困局
食品公司的成立使得竹笋的发展渐入佳境,但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村民的思想观念不能转换,笋业的发展便难以更进一步。当地村民在种植竹的过程中未能考虑到品种的多元化,而且,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不仅难以有效发挥竹笋的经济价值,对于山林生态系统而言亦是一种破坏,过于稠密的竹林将会侵占其他林种的生长空间,抢夺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从加工企业角度出发,传统的农业企业在生产、加工竹笋过程中受到季节的严格限制。每年四五月份为采收期,村民将嫩笋售卖给专门的合作社或者加工企业,生笋到成品的环节便由工厂负责,下半年的时段工厂基本处于闲空状态,这对厂房和设备都是一种资源浪费。2012年,茂盛食品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签订协议,建立研发机构,进行新产品研发,打破了季节的桎梏,但是,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杨盛彪坦言道:“企业后劲不足,流动资金周转不动,人才资源匮乏是现阶段农业加工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中小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应该承认当前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严峻的,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起来,它所产生的带动性不容小觑,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就业,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员工陈士南说:“我从浙江老家来到这里工作,就是因为这里的条件好。”茂盛食品公司旺季时员工可达一百多名,淡季时也有三十几名。
绿色理念,融入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群山环绕,绿水相依的仙霞镇生态环境惹人羡慕。根据仙霞镇政府政策,该镇以林业+旅游为方向定位,不允许发展重工业,但可以发展食品加工厂。如何处理竹笋加工所产生的污水是所有工厂绞尽脑汁想要解决的问题,他们每年都会投入大笔资金在污水处理上。发展讲究可持续,不能再延续以前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
“我们将污水集中起来处理,在污水处理上总共投入了一百多万,每年的运行费用都要十几万元。工厂加工的产品达不到安全指标,是对食品生产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杨盛彪解释着。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则难以走向长远。
竹笋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从南方市场到北方市场再到国际市场,从单件运输到集装箱发货,竹笋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中崭露头角。茂盛食品公司打造了“茂盛缘”这一品牌,杨盛彪希望自己企业的发展能够像树木一样茂盛,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希望整个农业加工企业能够厚积薄发。“茂盛”一词将青山绿林与公司发展前景巧妙结合,以林喻发展,寄托着一个企业家对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竹笋市场的厚望。(文/徐丽敏 图/张文文 左戈)